首页

红色妖姬调教网盘

时间:2025-05-24 17:12:00 作者:运动、做实验、“搞装修”样样不落 神二十航天员出差“月报”速戳 浏览量:35246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7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2022年,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近一年来,中国与相关缔约国和公约秘书处共同努力,向公约第62次常委会提交了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得到了常委会的认可和批准。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中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密切合作,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经过努力,中国红树林面积比21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对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市也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体系、工程规划、调查监测、国际合作等基础工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断提高深圳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创造更多生态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北古城天水持续“热辣”

景德镇3月15日电(巫发阳 余紫璇)今年全国两会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焦点。近日,记者走进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探寻昌江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逐“新”而行。

以总理办公室否认达成黎以停火协议 内塔尼亚胡指示继续全力战斗

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代表联盟宣读了《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研究联盟共识宣言》,提出了建立跨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建立专业的联合实验室,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突破东北建筑遗产的话语困境等具体的规划目标。

西藏阿里马攸桥边境检查站上演真实版“熊出没”

活动中,来自广西和贵州等地的瑶族民众欢聚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击鼓祈福,共庆瑶年。主办方还集中展示宣传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

(寻味中华丨饮食)紫气“冬”来祥瑞至,塔影钟声菜薹香

(三)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分拨中心等功能机构。支持苏州工业园区依法合规开展金融改革先行探索。鼓励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按照审慎监管原则在苏州工业园区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苏州工业园区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深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提升资金池效能,提高跨国企业集团跨境收付便利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支持短期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服务升级扩面。

江西南昌再办飞行大会 6支外籍特技飞行表演队将竞技蓝天

特种机器人是很多应急救援中的“钢铁战士”。七腾机器人展示的“特种犬”,只是其机器人编队的一员,防爆化工轮式巡检机器人、防爆四足机器人、电力挂轨巡检机器人……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各类机器人足以组成方阵,“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开展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